口袋公园,不止“推窗见绿”
日前,住建部发布《关于推进口袋公园建设的通知》。到2022年底,全国城市口袋公园不少于1000个。你知道第一个口袋公园的由来吗?迷你公园,个人公园,口袋公园…口袋公园在世界各地有不同的名字。它们的类型和特点是什么?上海有哪些有独特魅力的口袋公园?
向这个城市注入一小笔财富
如今,高楼林立、车水马龙的城市空间中穿插着满满的绿色,居民在家门口就可以“推窗看绿,出门逛公园”。广义来说,这些空间是小公园、小广场、林荫步道、花园、公共绿地等。
这些小空间有一个生动的名字,叫做“口袋公园”。日本学者岩下是这样描述他们的:“我们平时不太注意口袋,但在冬天,当我们把手伸进口袋时,它就是一个能让我们感受到温度、安全感和隐秘感的空间。”贴身又方便,这就是口袋公园的魅力。
从城市规划师的专业角度来看,“口袋公园”是指向公众开放的、规模较小、形态多样、具有一定游憩功能的公园绿化活动场所,面积在400至10000平方米之间。据住建部最新统计,全国各地统筹利用城市中的边角地、闲置地、绿地、废弃地,因地制宜规划建设或改造“口袋公园”。城市的公园人均绿地约15平方米。
口袋的概念最早出现在1963年。当年5月,在美国纽约公园协会组织的展览上,专家提出了“一个为纽约服务的新公园”的建议,在高密度城市的中心区建立了成片分布的小公园。
1967年,世界上第一个袖珍公园——占地仅390平方米的佩雷公园在美国纽约建成并开放。那时候的纽约,地价贵,交通乱。佩雷公园的设计者、美国著名景观设计师罗伯特·泽恩认为,随着城市化的深入,应该在建筑中间专门留出一些露天场所,让居民休息时有个地方坐下来玩。这样的露天场所距离近,容易接近,数量多,才能真正对城市生活产生影响。
裴蕾公园的主要区域是树阵广场,每棵皂荚树之间的间距为三四米,为游客提供了充足的活动空间。公园左右两边的墙上爬满了藤蔓,让整个空间更加充满了绿色。公园的亮点是6米高的水幕墙瀑布。瀑布的流水声作为整个空间的背景,掩盖了城市的喧嚣,成为城市舒缓愉悦的“白噪音”。
第一个袖珍公园的出现很受城市居民的欢迎。它的面积是纽约中央公园的八千分之一,但游客年均面积却是中央公园的两倍。继佩雷公园之后,美国6年间建成了60多个口袋公园,英国、日本等国的大城市也相继建成了口袋公园。
而小美空间是以人为本的。
然而,20世纪70年代出现了问题。美国袖珍公园的建设热潮已经误入歧途。当地政府为了显示自己的成就,把城市里剩下的一些没有开发的空地填了起来,很多都被开发成了袖珍公园,让城市看起来干净、整洁、漂亮。在圣路易斯,一个小小的口袋公园占据了人们的生活空间,然后又把它变回了停车场。很多口袋公园只能看,用处不大。
口袋公园建设中的“弯路”让人们认识到,城市更新是以人为本的,口袋公园的建设要以城市居民的需求和感受为出发点。公园虽然是衬托城市主体景观的配角,但却是居民生活的主角,出现在城市的各个角落。优化城市环境,开放空间功能,提供公共服务...自第一个口袋公园诞生以来,口袋公园的设计和建设不断更新。
国内外的口袋公园大致可以分为几类。一种是生活环境中的口袋公园,主要服务于社区的老百姓。绿地和场所有供老人锻炼的设施,也有供孩子玩耍和奔跑的空间,还可以为上班族提供晚饭后的行走空间。
还有商业环境中的口袋公园。通常位于城市的繁华地带,有大量的商业设施聚集。这种公园是人们在逛街、购物、交流时的休息场所,更像是休息场所。此外,口袋公园还出现在公园等专业办公环境中,为高层建筑中的上班族提供休闲放松空间。
也是口袋公园的宗旨,在高密度的城市中打造一个独立的绿地,虽然小,却像是“在嘈杂的地方占了一个安静的地方”,让人们到达一个相对平和的空间。总而言之,口袋公园的空间离不开这些功能:休闲娱乐、运动健身、儿童游戏、文化展示。
在中国,口袋公园的元素逐渐丰富。它不仅仅是简单的绿化装饰,更着眼于满足市民的生活需求,充分发挥其功能。在湖北武汉,“辉煌口袋公园”让当地环境焕然一新,为附近居民增添了急需的配套设施;在福建泉州,袖珍公园的建设注重融入闽南建筑文化,利用街头巷尾收集的旧石构件建造花池,别具一格;在山东省青岛市,以社区音乐、花卉和海洋为主题的袖珍公园已成为当地的标志性建筑,集休闲观光和文化体验于一体...
上海袖珍公园有自己的特色。
2016年以来,根据小、多、布局均匀的特点,上海兴起了口袋公园建设热潮。截至去年年底,上海已新建、升级和改造了310个袖珍公园,总面积约为111.5万平方米。“十四五”期间,上海大力建设“千园”工程。到2025年,公园总数将达到1000个,成为名副其实的“千园”城市。
上海因地制宜地建设了许多各具特色的袖珍公园。哪些出现在你家门前?
刘海粟美术馆附近的庆丰花园,是一个将住宅区与延安路高架隔开的“口袋公园”。它就像一个微型植物园,在艺术花卉墙上有梅、兰、竹、菊“四君子”植物以及舞蹈春花、大海棠、花萼、密蒙花等花卉。分散的座位让居民享受美好的休息时刻。
同福街花园位于石门一路与南京西路交汇处,有5米多长的连续垂直绿墙,营造景观空间,隔离美化地块地下变电站出入口,并与周边道路、同福楼、德一楼等历史文化建筑、商业休闲街结合。
位于董家渡会馆街的商船会馆花园,以305江南文化精髓为基调,通过历史还原与重塑,展现诗意境界与园林之美。青瓦、亭台、水榭、曲径、园林与会馆的建筑风格和历史细节高度匹配。水榭、亭台、荷花池、假山瀑布、月洞门等中国元素让人在家门口就能领略到“古意”。
零陵路天钥桥路路口,有一个天钥桥路小花园。它以运动为主题,融入以枯溪为景观的花卉景观,种植美国红枫、紫薇等开花小乔木新品种,是徐汇区新优品种展示示范点。
鼓浪路和桃浦西路附近的彩秋花园设计活泼,入口处的转角广场种植了一簇樱花林。异形的凳子和蓝色的马赛克拼贴画被用来增强花园的欢乐气氛。绿地还为孩子们打造了专属的“彩球乐园”,以沙坑和彩色塑胶面为主基调,并配有滑梯、攀岩、趣味钻孔等游乐设施,深受居民喜爱。
五一路是上海的历史街区之一,从2017年开始更新。靠近延安西路拐角的五一路路口,曾经被违章建筑占据,如今被建成了“袖珍公园”。从赵华路的入口,沿着塑料小径进入。虽然2分钟就能走完,但是里面的环境设施布置的很好,包括绿化、健身器材、休闲座椅、花坛等。,这增加了生活的趣味。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