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o
首页 > 动态 > 正文

新华视点|互联网+护理服务:“白衣天使”的“新阵地”

新华网    2024-05-12 11:00:57    阅读量:1783    阅读量:18140   

2019年,我国确定北京等6省市开展“互联网+护理服务”试点工作。当前,全国各省份均不同程度地开展了“互联网+护理服务”。目前,共计3000余个医疗机构提供了7类60余项医疗护理服务项目,患者在家即可获得相应的护理服务。国际护士节来临之际,记者走进广西南宁市的医院,探访“白衣天使”的“新阵地”。

在广西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19楼的胃肠外科,护士长苏锦绣正在整理药箱,为上门护理服务做准备。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在2021年8月启动开展“互联网+护理服务”试点工作,医院周边的居民通过官方小程序下单,即可预约上门护理服务。

苏锦绣与同事此次服务的对象是一位患糖尿病足的老年人。她们从医院出发,骑行10分钟就到达了老人家楼下,老人的儿子李先生陪伴母亲在家中等候。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可导致足部伤口感染和溃疡,需要定期护理。从前,李先生带母亲去医院一趟很不容易。李先生介绍,去年他无意中搜索到了有医院提供上门护理服务,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开始下单,到现在已经成为了“常客”。

李先生所说的平台叫“南宁云医院”,是南宁市卫健委牵头建设的互联网医疗服务平台,自2022年7月1日上线至今,全市共有近50家医疗机构入驻平台并开展“互联网+护理服务”,注册护士数共计2700多人,均具有5年以上临床护理经验。

对于这样的护理服务,“一老一小”的需求突出。南宁市卫健委在“南宁云医院”平台面向6岁以下儿童、60岁以上老年人或行动不便的人群发放惠民补贴,用户预约“互联网+护理服务”可领取每例60元的惠民补贴,重点推动“互联网+护理服务”对“一老一小”的可及性。

据了解,下一步,广西将推动“互联网+护理服务”的优质医疗资源进一步下沉,鼓励各县级医院组织有资质的护士开展上门护理服务,解决区域内行动不便居民的居家护理服务需求;鼓励以医联体、专科联盟的方式协同推进工作,发挥大型医疗机构优质护理资源下沉和带动作用,通过资质准入、开展人员培训等方式,提高县级医疗机构上门护理服务能力。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是广西区内优质医疗资料较为集中的医院,自2021年开展“互联网+护理服务”以来,目前已开展PICC维护、更换胃管、更换尿管、产后乳腺疏通指导等 25 项上门护理服务,制定与完善“互联网+护理服务”工作制度、工作流程、培训方案、质控标准等13项制度与规范。

医院护理部定期组织各相关科室的护士长研讨“互联网+上门护理”业务,通过复盘服务患者的具体情况,不断从规则与标准上完善业务流程,包括她们上门服务携带的药品、耗材和用具,具体的明细要求也在不断地优化。

出品人:孙志平

监制:张平锋

制片人:李杰

统筹:王健

编导:刘瑞娟

记者:黄凯莹、覃广华、余嘉明、李卿语

配音:邓金欣

片头制作:夏勇

鸣谢:南宁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新华社音视频部出品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

今日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