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o
首页 > 动态 > 正文

政策+技术双轮驱动!华夏基金DeepTalk月月谈深度对话:中国创新药迎

中国网    2025-08-27 16:40:32    阅读量:1669    阅读量:8800   

在全球生物医药市场持续扩容的背景下,创新药作为行业增长的重要引擎,正步入高速发展的新阶段。当前,创新药研发实力不断增强,审评审批制度持续优化,资本市场关注度显著提升,一批具备国际竞争力的产品陆续进入收获期,推动产业从“跟跑”向“并跑”甚至“领跑”转变。为帮助投资者更好地理解当前市场环境和相关行业的发展动向,本期华夏基金“DeepTalk月月谈”系列节目以为主题,邀请到北京大学临床医学博士陈亚希,深入解析我国创新药当前的发展逻辑与内外部利好因素。

人保资本高级投资经理薛喜文女士以及华夏基金科创医药ETF基金经理鲁亚运先生也参与了本期节目,三位嘉宾共同围绕创新药行业的现状、趋势及投资逻辑进行了深入探讨。

从行业机会到产业成果,解析中国创新药的发展脉络

陈亚希首先从全球战略格局出发,指出创新药不仅是医疗健康的基石,更是科技实力和综合国力较量的关键领域。他强调,近年来中国在创新药领域的快速发展,得益于国家对科技创新的高度关注和持续投入,依托中国强大的科研能力和政策支持,中国的创新药产业体系正在逐步完善。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突破,中国创新药也有望在全球市场上占据重要地位。

此外,陈亚希还提到,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宏观环境下,中国将依靠技术创新、政策扶持以及资本投入这三大利好,成为全球创新药行业的一匹“黑马”,并通过优化商业策略等方面,不断提升自身的竞争优势。

人保资本高级投资经理薛喜文女士从产业角度分析了当前创新药行业的发展态势。她指出,近年来,随着政策扶持力度加大、资本市场的积极介入以及创新药研发能力的提升,整个产业链呈现出明显的景气上升趋势。如果深度解构当前创新药产品谱系,会发现我国创新药领域的综合实力已经处于世界先进水平。基于优越的产品实力,自2021年以来,我国创新药的市场份额和国际认可度持续增长,在覆盖范围、技术性能及原创性和产品性价比等多方面,都拥有世界性优势。自2025年起,中国创新药行业在经历高估值消化后进入复苏阶段,一级与二级市场均表现出显著的积极变化。

这一趋势的核心动力源于两个关键因素:一是创新药分子质量的实质性提升,增强了其商业化潜力;二是国内外支付环境的同步改善——国内医保与商保支付政策持续优化,海外则因MNC面临专利悬崖而扩大BD需求。两者共同推动了创新药商业化的实现路径畅通,进而吸引资金大规模回流,有望为投资者带来可观回报。

锚定赛道优势,解读创新药发展趋势与布局策略

在随后的圆桌论坛环节,华夏基金邀请到了科创医药ETF基金经理鲁亚运先生,一起探讨未来创新药板块的发展趋势以及普通投资者该如何布局相关领域。

鲁亚运首先从投资角度切入,对创新药以及A股、港股创新药进行了概念上的明确。他认为A股的医药公司相对传统,和港股创新药公司在公司质地上存在明显区别,而且基于交易机制的不同,二者在投资标的与交易效率上都存在不同。

另外,鲁亚运指出,与美国等发达国家资本市场相比,中国创新药在A股和港股中的市值占比明显偏低,这说明当前中国生物制药作为“大制造业”的潜力尚未被市场充分认识和定价,未来有巨大的成长和提升空间。在警惕获利了结带来短期波动的同时,板块的长期投资价值是相对明确的。

谈及行业发展前景,三位嘉宾一致认为,未来创新药板块将呈现“政策+技术”双轮驱动的发展格局。从政策层面看,国家高度重视高端制造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这为创新药产业提供了良好的制度环境;而从技术层面看,新材料、人工智能、基因编辑等前沿技术的融合应用,将进一步提升我国创新药的技术水平。

因此普通投资者可以重点关注聚焦港股医疗器械、设备及服务企业的港股通医疗ETF,以及跟踪科创板生物科技指数的科创医药ETF。后者重点布局科创板中具备较强科技创新属性的生物医药企业,成分股不仅覆盖创新药,还包括生物技术、CXO等多元细分领域,整体创新成色较高。从市场表现看,今年以来科创板生物科技指数涨幅仍明显低于港股创新药板块。若市场整体继续向上突破,像港股通医疗ETF与科创医药ETF这类标的,有望凭借其低估价值和板块轮动效应,获得资金青睐。

综上,几位嘉宾都认为,创新药领域其实是在当前相对不确定的环境下确定性较高的行业,大家需要关注行业产品长生命周期的特点,考虑借助华夏上证科创板生物医药ETF和华夏中证港股通医疗主题ETF(520510)这类便捷投资工具,利用定投的方式来进行布局,以把握中国创新药下一个十年中可能存在的机会。

华夏基金DeepTalk月月谈系列节目,是由华夏基金匠心打造月度投资策略会,通过连接产业核心与投资前沿,帮助投资者穿透市场噪音,捕捉价值赛道。节目每月推出一期,锚定一个产业或赛道,邀请相关领域知名专家学者、券商研究员和基金经理开展深度对话,洞察投资先机,旨在为投资者提供更具前瞻性和实操性的投资参考,在各类社交平台与媒体渠道获得了热烈的反响。

目前往期节目已经聚焦在 AI、机器人、黄金、港股及航空航天等前沿领域,邀请著名经济学家洪灏、潘向东,教育部长江学者金灿荣,南科大教授马兆远,天工具身机器人负责人刘益彰,长江证券策略首席戴清等一众大咖坐镇,为广大投资者解读产业发展脉络与投资策略,从较为全面的角度为投资者未来的投资决策提供了科学参考。未来,华夏基金DeepTalk月月谈系列节目也将持续关注国家重点发展战略下的优质投资赛道,为大家提供更加多元、专业的投资服务。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

今日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