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楼市再度迅速入冬
经历短暂的小阳春后,5月以来,楼市再度迅速入冬。全国主要城市的成交量迅速萎缩,价格也开始明显下跌。
据诸葛数据研究中心监测数据,自3月市场回温以后,百城二手房均价止升转降,连续三月下滑,5月份市场均价跌幅进一步扩大。
01
73城二手房均价环比下降
诸葛数据研究中心报告指出,5月价格下降城市数量显著增加,降价出售成为主要选择,买方市场地位强化,并且价格下降城市数量达到近两年来的新高,市场预期整体偏弱。
2023年5月,100个重点城市二手房市场均价为15611元/㎡,环比下降0.33%,较上月扩大0.18个百分点,同比下降0.67%,较上月扩大0.27个百分点。
其中,27个城市实现二手房均价环比上涨,而有73个城市二手房均价环比下降。
从城市来看,金华、威海、绍兴、深圳、吉林等城市位于5月二手房市场均价环比涨幅前十。其中,金华涨幅领跑百城,本月市场均价为20655元/㎡,环比上涨1.84%。
淄博作为山东省的旅游城市,去年以来出台了多轮楼市松绑政策,更重要的是近期以烧烤文化频频出圈,五一假期期间吸引了大量人口涌入,一定程度上拉升房地产市场活跃度。
成都仍然维持着稳定涨势,经济人口及楼市松绑政策等多重优势加持下,成都房地产市场稳步复苏。
5月,二手房市场均价环比跌幅前十的城市以二线和三四线城市为主。
其中,廊坊领跌,本月市场均价为11473元/㎡,环比下跌2.03%;惠州以1.95%的跌幅位列TOP2,本月市场价格为11784元/㎡;北海跌幅位居第三,本月市场价格为6462元/㎡,环比下跌1.9%。
02
10大城市二手房均价8个下跌
值得注意的是,降温不再只是三四线城市,一向坚挺的一线城市也开始量价齐跌。4月以来,因前期积压需求已基本释放,部分一线城市二手房市场需求动能减弱,房价下行。
中指研究院数据显示,环比来看,包括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天津、杭州、南京、成都、武汉、重庆在内的十大城市中,二手房价格二涨八跌。
其中,上海、广州环比微涨,涨幅均在0.1%以内,武汉、重庆两城的环比跌幅均在0.5%以上,杭州、南京、深圳、成都环比跌幅在0.1%-0.3%之间,天津、北京二手房价格环比跌幅在0.1%以内。
同比来看,十大城市二手房价格四涨六跌,上海同比涨幅最大,为4.77%;武汉同比跌幅最大,为5.15%。
但值得注意的是,1-5月累计房价涨幅显示,十大城市仍保持了正增长,累计上涨0.16%。
北上广深中,北京5月二手房成交量小幅下降,下滑至1.3万套左右,环比下降6.8%;价格方面,5月北京二手房价格基本保持平稳,环比微幅下跌0.03%。此外,今年1-5月,北京二手房累计成交套数同比增长21.1%。
03
6月或迎新政策出台?
步入6月以来,地产行业传闻不断。
6月2日,据彭博社报道称,中国正考虑出台一揽子房地产政策措施以提振经济。
根据该消息,传闻出台的政策包括监管部门正考虑降低大城市部分地区购房首付比例、降低二手房中介费,以及进一步放松限购政策,并对去年推出的房地产“金融16条”支持措施进行完善和延长等。不过,上述内容并未获得官方证实。
但于同日,强二线城市青岛随即发布了要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的文件。比如非限购区域首付比例首套最低调整为20%、二套最低调整为30%。
或受传闻及强二线城市政策刺激,截至6月7日收盘,房地产板块迎来了数日活跃。A股房地产板块近5日涨幅为4.22%,京投发展、金科股份(000656)、 沙河股份(000014)、ST世茂等领涨。
港股内地房地产板块连续五日涨幅为3.92%,其中,时代中国、远东控股、领地控股、合景泰富等领涨。
从中指研究院报告中获悉,2023年以来,已有百余城出台房地产调控政策近300次,1月份至4月份房地产政策优化频次稳定在60次左右,较去年高峰期有所降低。
但据贝壳研究院不完全统计,5月以来,房地产提振政策出台频次有所下降,重点城市出台提振政策12次,主要涵括放松限购、公积金政策优化、购房补贴三方面。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表示,6月份,各地或将进一步加大房地产行业政策支持力度,推行‘带押过户’的节奏有可能加快。另外,着眼于支持改善性住房需求,引导居民房贷利率全面下行,后期也不排除出台二套房贷利率政策灵活调整机制的可能。
此外,王青还认为,下半年,在MLF利率保持稳定的前景下,作为房贷利率的定价基准,5年期以上LPR报价有可能单独下调。
中指研究院认为表示,在当前房地产市场恢复动能有所减弱的情况下,预计6月中央及地方政府将加快推进稳楼市政策的出台,以支持居民合理住房需求的释放,修复市场信心和预期,二手房市场成交端有望改善。
但6月房企或加大推盘及营销力度以冲刺业绩,新房供给增加或促进改善型需求释放,进而带动二手房挂牌量进一步走高,预计短期内重点城市二手房价格或保持平稳。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