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邦咨询:策略与成本考量驱动欧、日系IDM与中国晶圆厂合作态度转趋积极
智通财经APP获悉,TrendForce集邦咨询发文称,中国凭借庞大市场驱动China for China供应链成形,汽车产业方面尤为明显。由于中国鼓励国内车企于2025年之前提高国产芯片使用比例至25%,同时也支持外商本土化生产,China for China策略与成本考量驱动了欧、日系IDM与中国晶圆厂合作的态度转趋积极。主要车用芯片供应商意法半导体、Infineon(英飞凌)、恩智浦(NXPI.US)和Renesas(瑞萨)等近年积极与中芯国际(688981.SH)、HHGrace(华虹宏力)等中系晶圆厂洽谈合作,将有助中系晶圆厂加速多元平台开发进程。
过去,由于中系晶圆厂eFlash/eNVM制程发展较为缓慢,加上车用产品需历经长时间的车规与车厂验证流程,中系晶圆厂较难获得IDM的车用MCU委外订单。近年来,中国车厂除了需考量国际形势和满足本土化生产的要求,也因陆续推出平价车款,促使车用供应商需积极找寻有效降低成本的选项。
TrendForce集邦咨询表示,在工控/车用MCU方面,意法半导体率先与HHGrace合作40nm工控/车用MCU产品开发,若制程开发顺利,可望于2025年底前量产。Renesas、Infineon等也自2024年开始积极与中系晶圆厂洽谈代工合作,恩智浦近期公开提及将在中国建立供应链,虽未有建厂计划,但同样正与中系晶圆厂洽谈代工事宜。
对于在中国拥有据点的海外晶圆厂而言,或能透过制程或平台跨厂协助客户转移产品,以满足在地化生产的要求。然其代工价格仍需与中国本土晶圆厂竞争,压力与挑战程度不低。
TrendForce集邦咨询指出,尽管IDM与中系晶圆厂正积极建立车用、工控相关芯片合作,仍需经过较消费性应用更严谨的标准验证和车厂验证,才有机会进入量产。据此,TrendForce集邦咨询预估IDM因应China for China而制造的产品,最快将于2025年下半年正式投片并对营收做出贡献,影响力至2026年将持续扩大。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
今日报道
- 赣锋锂业在深圳成立数智运营科技公司...
- 东芝冰箱:以“艺术品家电”之名,开启2025生活新图景...
- 英伟达承认三星AI存储芯片设计挑战重重但对前景仍充满信心...
- 免签效应持续显现 我国现存251万余家旅游相关企业...
- 宝马智能座舱大动作:全球首发全景iDrive交互系统及新世代操作系统...
- 京东PLUS会员权益再升级!重磅推出“生活服务包”、180天只换不修...
- “送礼物”功能继续出圈!淘宝加入战局...
- 不止于造车,车企竞相驶入“人形机器人”赛道...
- 尼尔森IQ联合饿了么发布《OAIPL即时零售新增长方法论及应用》报告...
- 冰雪旅游进入旺季市场持续火热 我国2024年新增超26万家旅游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