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融合中德技术的测试平台,对化工泵行业有何意义?
全球泵与阀门龙头企业凯士比集团的执行董事兼首席技术官史蒂芬·博劳斯一行,今年10月中下旬现身上海。
他特意前来见证的,是凯士比上海化工工程泵工厂所举行的一场测试台剪彩仪式。这标志着一项融合中德尖端技术、面向全球石化化工行业的智能测试平台,正式启用。
CEP测试台是面向化工泵领域的测试台,也是凯士比在中国所投资的最大闭式测试台位,功率上限为4000kW,最大流量4300m3/h。该测试台配置了自动管路切换系统、扭矩仪系统、集中润滑、闭式系统自动清洁过滤等,可以使OH与BB2系列泵测试效率大幅提升。
凯士比北亚区执行总裁贺钧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上述该测试台的落成,意味着集团位于上海的化工工程泵工厂已经具备完整测试能力,也为全球化工泵行业的智能测试领域注入活力。
近些年来,全球泵市场呈现“双极增长”的态势。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的分析指出,亚太地区依托基建投资与工业升级需求,成为全球最大的泵业消费市场,欧美市场则在高端定制化领域保持技术优势。其中,中国泵市场正呈现“三驾马车”驱动格局,特别是在工业泵领域,化工、电力、冶金等行业对高压耐腐蚀泵的需求持续增长。除此之外,当前泵业的技术创新亦从“机械传动”转向“智能控制”。
“我们智能测试台的核心,就是用‘数字孪生’连起技术与客户,这是化工领域可持续合作的关键。”凯士比全球石化化工事业部总裁Bernd Hoffmann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新的CEP测试台能够使用大数据进行分析,“我们运用人工智能技术来‘武装’这个测试台,当场就可以测试出相关的问题。”
不可否认的是,数字化技术的运用,助力化工泵的智能制造转型趋势难挡。
“AI 对我们不是‘新鲜话题’,而是‘老伙伴新能力’。过去15年我们已经使用分析式AI优化产品,现在靠生成式AI重构生产流程,就像给测试台装上‘智能大脑’,既懂精准诊断,又能帮我们把运营经验快速转化为实际方案。”史蒂芬·博劳斯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指出。
据悉,在AI的加持下,凯士比化工工程泵工厂智能测试平台在泵检测安装效率相较过去将提高300%。而目前,中国已成为凯士比的全球第二大市场。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