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三季度湖北金融运行稳中向好有力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
今年前三季度,湖北省金融运行总体呈现“量在增长、措在见效、质在优化、效在提升”的良好态势,金融总量稳步扩大,政策落地高效,资源配置精准,服务质效提升,为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营造了适宜的金融环境。
据中国人民银行湖北省分行最新数据,截至9月末,湖北省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达9.35万亿元,同比增长7.5%,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个百分点,贷款余额跃居中部首位。前9个月,全省新增贷款6375亿元,同比多增796亿元,创历史同期新高。同期,全省本外币存款余额站稳10万亿元大关,达到10.11万亿元,同比增长8%,为信贷供给提供了坚实保障。
在金融政策落地方面,一揽子增量金融政策在湖北快速实施。一方面,聚焦重大项目与重点产业,全省亿元以上投资项目授信金额突破2万亿元,带动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增速回升至12.6%。另一方面,政策红利有效传导至市场主体,截至9月末,全省21家商业银行已为5500户服务业经营主体和8.8万户消费者办理贴息贷款,切实减轻了市场主体的利息负担。
金融资源配置持续向重点领域聚焦。人民银行湖北省分行精准运用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截至9月末,相关资金余额达2493亿元。其中,支农支小再贷款余额985亿元,同比增长42%,创历史新高。在政策引导下,8月末全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小微企业、数字经济产业和绿色贷款余额增速分别达到26.1%、16%、15.5%和24.4%,均高于全省平均贷款增速与全国水平。
服务实体经济的质效也在不断深入提升。前三季度,全省借助“301”线上信用快贷模式累计发放贷款4471亿元,推广小微企业资金流信用信息平台发放贷款352亿元,依托中征应收账款融资平台发放贷款2282亿元,通过数字化手段大幅缩短了融资链条、降低了融资门槛。融资成本稳中有降,9月全省新发放企业贷款平均利率降至2.99%,较上年同期下降0.46个百分点。此外,面对局部洪涝灾情,湖北第一时间出台应急金融支持措施,紧急增加9.5亿元支农支小再贷款额度,全力保障灾后重建与农业恢复生产。
下一步,人民银行湖北省分行将继续贯彻执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落实好各项金融支持政策,不断提升金融服务质效,为湖北“支点建设”和经济大省挑大梁提供更加有力的金融支撑。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