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o
首页 > 快讯 > 正文

粤东腾飞新引擎丨星空下的“竖琴”演奏家

金羊网    2025-10-31 01:11:43    阅读量:1294    阅读量:10540   

记者赵子豪,通讯员谭秋艳、刘威摄影报道:“叮叮咚咚,铛铛铛”,寂静的岭南夜晚,星河垂野,在横跨高速公路的峡谷上,一座巨大的拱塔斜拉桥如星空竖琴般耸立。这富有节奏的敲击声,并非月下的即兴演奏,而是惠州工务段惠州南路桥检查工区工长张志平和他的工友们,在为这座“星空竖琴”——世界世界首座拱承斜拉半飘浮体系高速铁路桥跨深汕西高速大桥开展全身“体检”。

“天窗命令已下达,开始作业!”

随着调度命令在电台中响起,个头不高、皮肤黝黑的张志平紧了紧安全帽,顺手扶了扶那副与他朴实面容相得益彰的黑框眼镜,带着团队踏上了这座巨大的钢结构“琴身”。头灯的光柱在沉沉的夜色中划出几道坚定的轨迹,蓝色的桥身若隐若现,与其他单一桥梁不同,张志平的“舞台”横跨粤东连绵的群山和下穿高速公路。他们要在接下来的4个小时黄金“天窗点”内,完成整座桥梁的全面检查和8公里线路上所有关键设备的全面检查。

“听,这一声,又沉又实,说明内部结构是健康的。”张志平用检查锤敲击着粗壮的斜拉索锚点,对身旁的年轻工友说道,镜片后的眼神专注而沉稳。“我们主要是利用锤头与钢铁撞击发出的声音清浊、手感反馈,来判断螺栓是否松动,结构有无裂纹。”

在检查这座“星空竖琴”时,张志平格外专注,凭借着过硬的专业知识和经验,仿佛如一位老中医般,通过“望闻问切”感知着大桥的每一次“呼吸”和“心跳”。敲击声在桥上回荡,每一个“叮咚”或“铛铛”的回响,在他耳中都是设备健康的摩斯密码。

他猫下腰,熟练地钻入狭窄的箱梁内部,空间逼仄,他略显瘦削的身影在其中灵活移动,黝黑的脸颊在钢构夹缝中挤压得通红。他掏出塞尺,精准地测量着支座缝隙的宽度,眼神专注,如同外科医生在审视关键的病灶。“越是特殊结构,越要检查到位,任何细微的偏差都可能影响行车安全。”在这里,轻微的偏差都是引发危险的隐患。队伍在漆黑的桥面上移动,灯光如豆,与满天星斗交相辉映。

除了繁重的日常检修,粤东地区漫长的台风和雨季,给他们带来了巨大的防洪压力。“记得有一次持续强降雨后,我们发现桥下有一段防护栅栏被冲垮了,”张志平回忆道,“那真是争分夺秒,我们立刻组织抢险,连夜奋战了好几天,手心磨出了水泡,但最终消除了隐患,心就踏实了。”对他们而言,安全防线正是在这一次次不眠不休的巡查与抢险中筑起的。

凌晨三点,山风渐起,带着峡谷间的凉意,轻轻吹拂着他们被汗水浸湿的工装,也暂时吹散了些许疲惫。张志平站在桥面上,眺望着远方零星闪烁的灯火,那里是熟睡中的城市。“一想到天亮后,成千上万的旅客将安全舒适地乘坐高铁经过这里,奔向他们的目的地,我们所有的辛苦,就都值了。”他的话语朴实,却重若千钧。

经过四个小时的奋战,黎明的微光开始浸染远山的轮廓,“天窗”作业也即将迎来结束。张志平和工友们收拾好工具,被晨曦照射的身影在线路上渐渐褪去......

“竖琴”的演奏暂告段落。敲击声沉寂下去,但守护的乐章从未停止。在星空与晨光交替见证下,是这些沉默的守护者,用布满老茧的双手、专注的眼神和浸透汗水的专业,将每一次“叮叮咚咚”的敲击,汇成了确保列车安全通过这片山海的不朽旋律,用责任为每一位旅客的平安旅程,筑起了最坚固的防线。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

今日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