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千里“山海情”

过去,当我在上物理课时,我感到困倦...最近第一次听甘肃省青岛西海岸新区致远中学物理老师陈鲁民的课,甘肃省定西市岷县第二中学一班的学生黄鹏就觉得这个老师“不一般”。
“陈老师上课很有魅力,有耐心,热情,有爱心。他独特的上课风格总能调动起大家的学习热情。我们都很喜欢他。”黄鹏告诉所有人。如今,物理也是他最喜欢的课程之一。
这种变化得益于青岛西海岸新区致远中学对岷县二中的组团式帮扶活动。今年7月,中央组织部、教育部启动了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县教育人才“组团式”帮扶工作,按照“校长+教师”的方式,将东部成熟的教育模式深度介入东西部教育合作,扩大了东西部教育的沟通交流。
8月底,青岛西海岸新区致远中学派出刘祥林、陈鲁民等4名老师,对口帮扶岷县二中。他们跨越千里,以极大的热情致力于创新本土教育模式,着力改变和提升教学方式,创新教学理念,开启了学校教育改革的新篇章。
物理一直是岷县二中的“弱势”学科。与其他学科相比,教学成绩一直停滞不前。很难打败陈鲁民。作为西海岸新区的“物理教研负责人”,从事高中物理教学30余年,教学经验丰富,一直是学校的学科带头人和教研组长。
陈鲁民一手带着班级,一手带着高一物理教研组。他经常深入学生中,狠抓备课,稳步把握学习情况,下大力气巩固。他注重教学实际,制定适合当地的教案,通过示范课等形式带动其他教师快速成长。通过三个月的努力,“弱”的物理学科逐渐“强”起来,师生都有收获。
“组团式帮教老师的到来,为我校引进了先进的理念、做法和工作经验,使东西方教育有机地互帮互助,带动了全校课堂教学、教研、教改水平的提高,薄弱学科逐步得到加强。”闵二中副校长刘洪刚高兴地说。
刘祥林从教20多年。参加帮扶工作前,担任西海岸新区致远中学教学副校长,具有丰富的教学管理经验。此次被任命为岷县二中常务副校长,专门指导学校做好整体规划、教育教学、特色发展等工作。
闵二中是一所重点培养艺体生的高中。调研中,得知学校教学、录音设施不完善,刘祥林立即向青岛西海岸新区教体局争取帮扶资金15万元,建设了先进的录播教室,购置了一批优秀的音乐设备。
“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加强东西部教育的沟通交流,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也希望通过我们师生的共同努力,让师生尽快适应新课程和新高考改革,努力在教学质量上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刘祥林信心满满地说。
事实上,从去年开始,青岛西海岸新区就与岷县结下了深厚的教育友谊。2021年5月,西海岸新区教体局与岷县教育局正式签署《第十个五年计划东西部教育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就两地学校结对帮扶、人才互动、教师培训合作等问题达成共识,精准高效推进“组团式”帮扶工作。
“参与分组帮扶工作的四位老师积极主动,踏实认真,教学设计新颖,教学方法独特。他们的到来给我们学校带来了先进的课堂教学经验和管理理念,他们的工作状态让我们感动。感谢他们。”闵二中的一位年轻教师李小梅说。
如今,一个个“组团式”人才从黄海之滨来到中国腹地,带着青岛的殷切期望和嘱托,以微薄之力滋润帮扶学校,推动东西部教育协同发展,绽放出硕果累累的教育之花,为岷县乡村振兴注入新动力。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